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史记》引谚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史记》赵世家。计纪前集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史记》三王世家褚先生引。《书钞》百五十八引大戴礼。《类聚》八十二引曾子。《诗纪前集》十。○《诗纪》云。鲁子书作谚曰:)
力则任鄙。智则樗里(○《史记》樗里子传引秦人谚。《诗纪前集》十。)
上书言王凤专擅 西汉 · 梅福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臣闻箕子佯狂于殷,而为周陈《洪范》;
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
夫叔孙先非不忠也,箕子非疏其家而畔亲也,不可为言也。
高祖纳善若不及,挫渡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
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陈而建上将
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争进奇异,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勇士极其节,怯夫勉其死。
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亡敌于天下也。
孝文皇帝起于代谷,非有周召之师,伊吕之佐也,循高祖之法,加以恭俭。
当此之时,天下几
繇是言之,循高祖之法则治,不循则乱。
何者?
秦为亡道,削仲尼之迹,灭周公之轨,坏井田,除五等,礼废乐崩,王道不通,故欲行王道者,莫能致其功也。
孝武皇帝好忠谏,说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自闑鬻者,不可胜数。
汉家得贤,于此为盛。
使孝武皇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
于是积尸暴骨,快心胡越,故淮南王安缘间而起。
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
方今布衣乃窥国家之隙,见间而起者,蜀郡是也。
山阳亡徒苏令之群,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而亡逃匿之意。
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
士者,国之重器
得士则重,失士则轻。
《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
臣诚恐身涂野草,尸并卒伍,故数上书求见,辄报罢。
臣闻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
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陛下距臣者三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
秦武王好力,任鄙叩关自鬻;
缪公行伯,繇余归德。
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
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
然其俊桀指世陈政,言成文章,质之先圣而不缪,施之当世合时务,若此者,亦亡几人。
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高祖陈平之过而获其谋,晋文召天王,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
欲以承平之法,治暴秦之绪,犹以乡饮酒之礼理军市也。
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又加戮焉。
夫祇鹊遭害,则仁鸟增逝;
愚者蒙戮,则知士深退。
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
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群臣皆承顺上指,莫有执正。
何以明其然也?
取民所上书,陛下之所善,试下之廷尉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
以此卜之,一矣。
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及至陛下,戮及妻子。
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家。
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
愿陛下循高祖之轨,杜亡秦之路,数御《十月》之歌,留意《亡逸》之戒,除不急之法,下亡讳之召,博览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明四目」也。
且不急之法,诽谤之微者也。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
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水灾亡与比数
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
汉兴以来,社稷三危。
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
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
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
《书》曰:「毋若火,始庸庸」。
势陵于君,权隆于主,然后防之,亦亡及已(《汉书·梅福传》:成帝委任王凤专执擅朝,而京兆尹王章所诛。上书,不纳。)
讲武赋 隋 · 虞世基
 出处:全隋文卷十四
夫玩居常者,未可论匡济之功,应变通者,然后见帝王之略。何则?化有文质,进让殊风,世或浇淳,解张累务。虽复顺纪合符之后,望云就日之君,且修战于阪泉,亦治兵于丹浦。是知文德武功,盖因时而并用,经邦创制,固与俗而推移。所以树鸿名,垂大训,拱揖百灵,包举六合,其唯圣人乎!鹑火之岁,皇上御宇之四年也。万物交泰,九有乂安,俗跻仁寿,民资日用。然而足食足兵,犹载怀于履薄,可久可大,尚懔乎于御朽。至如昆吾远赆,肃慎奇琛,史不绝书,府无虚月。贝胄雍弧之用,犀渠阙巩之殷,铸名剑于尚方,积雕戈于武库。熊罴百万,貔豹千群,利尽五材,威加四海。爰于农隙,有事春搜,舍爵策勋,观使臣之以礼,沮劝赏罚,乃示民以知禁。盛矣哉,信百王之不易,千载之一时也!昔上林从幸,相如于是颂德,长杨校猎,子云退而为赋。虽则体物缘情,不同年而语矣,英声茂实,盖可得而言焉。其辞曰:
惟则天以稽古,统资始于群分。
膺箓图而出震,树司牧以为君。
既济宽而济猛,亦乃武而乃文。
北怨劳乎殷履,南伐盛于唐勋。
彼周干与夏戚,粤可得而前闻。
我大陈之创业,乃拨乱而为武。
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从喋喋之乐推,爰苍苍而再补。
故累仁以积德,谅重规而袭矩。
惟皇帝之休烈,体徇齐之睿哲。
敷九畴而咸叙,奄四海而有截。
既搜扬于帝难,又文思之安安
幽明请吏,俊乂在官。
御璇玑而七政辨,朝玉帛而万国欢。
昧旦丕显,未明思治
道藏往而知来,功参天而两地。
运圣人之上德,尽生民之能事。
于是礼畅乐和,刑清政肃。
西暨析支,东渐蟠木。
罄图谍而效祉,漏川泉而禔福。
在灵贶而必臻,亦何思而不服。
虽至治之隆平,犹戒国而强兵。
选羽林于六郡,诏蹶张于五营
兼折冲而馀勇,咸重义而轻生。
遂乃因农隙以教民,在春搜而习战。
命司马以示法,帅掌固而清甸。
导旬始以前驱,伏钩陈而后殿。
抗鸟旌于析羽,饰鱼文于被练。
尔乃革轩案辔,玉虬齐鞅。
屯左矩以启行,击右钟而传响。
交云罕之掩映,纷剑骑而来往。
指摄提于南极,洞阊阖之弘敞。
玄武而东临,款黄山而北上。
隐圆阙之迢遰,届方泽之垲爽。
于斯时也,青春晚候,朝阳明岫。
日月光华,烟云吐秀。
澄波澜于江海,静氛埃于宇宙。
乘舆乃御太乙之玉堂,授军令于紫房。
蕴龙韬之妙算,誓武旅于戎场。
锐金颜于庸、蜀,躏铁骑于渔阳
彀神弩而持满,彏天弧而并张。
曳虹旗之正正,振夔鼓之镗镗。
八陈肃而并列,六军俨以相望。
拒飞梯于萦带,耸楼车于武冈
或掉鞅而直指,乍交绥而弗伤。
裁应变而蛇击,俄蹈厉以鹰扬
中小枝于戟刃,彻蹲札于甲裳。
聊七纵于孟获,乃两禽于卞庄。
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
振川谷而横八表,荡海岳而耀三光。
谅窈冥之不测,羌进退而难常。
亦有投石扛鼎,超乘挟辀。
冲冠耸剑,铁楯铜头。
熊渠殪兕,武勇操牛。
任鄙与贲、育,故无得而为仇。
九攻既决,三略已周。
鸣镯振响,风卷电收。
于是勇爵班,金奏设,登元、凯而陪位,命方、邵而就列。
三献式序,八音未阕。
舞干戚而有豫,听鼓鞞而载悦。
俾挟纩与投醪,咸忘躯而殉节。
方席卷而横行,见王师之有征。
燕山而戮封豕,临瀚海而斩长鲸。
望云亭而载跸,礼升中而告成。
实皇王之神武,信荡荡而难名者也(《隋书·虞世基传》,陈主尝于莫府山校猎,令世基作《讲武赋》,于座奏之。陈主嘉之,赐马一匹。)
彭教谕论诗 南宋至元初 · 陈杰
平生于二南,百过在芣苢。
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
煌煌古人心,岂与不死传。
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
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荡始。
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
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
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
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飞骑将军刘恭膂力轶偫弓马超众眇其一目恐不堪侍奉欲放归乡里又惜其身材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三
主上股肱。是为心膂。
汉高之得樊哙。廓去妖氛。
曹公之有典韦。克宁寰宇。
刘恭力齐乌获。勇若专诸。
非无孟悦之才。实兼任鄙之状。
登城断布。所向无前。
石投人。谁当馀勇。
越稷门之宇。俊健有闻。
举大国之关。骁雄可尚。
昔子夏丧目。犹授讲于河西
左邱失明。亦修书于东鲁。
殷堪虽眇。作牧于江滨。
丁仪止婚。兴嗟于魏帝。
用大掩小。弃短从长。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蛇衔辉乘。不以细颣为嫌。
虹气连城。不以微瑕致损。
大材可录。小疹何伤。
既要所须。宜依旧定。
郑侍郎赠晁倅 宋 · 王洋
昭德文公百孙子,存者风流今尚几。
封胡羯末定可人,往往高吟笑侯喜
自期不解世俗书,肯学持竿钓温水
江国萧条一郡丞,万事得君无不理。
窗间五老亦多情,点缀青天一张纸。
庾楼明月清宵起,夜夜柴桑空故里。
黄垆日日曲江头,曲声日日关山里。
使君勿厌簿书烦,解有哀猿醒俗耳。
诗中能事了几人,智有三公任鄙
郑翁老自爱诗情,馀事纷纷不挂齿。
一篇长韵十四词,付与鹍弦作桃李。
我于此事亦何有,盛事与翁传不朽。
摇瞻小队到柴桑,采采黄花荐清酒。
武功山射虎行 明 · 陆世绩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环邑总高山,武功尤㟪𡾊。
嵯峨三万丈,盘纡八百里
嵚□栈道齐,莽荡终南比。
猿啼老树颠,豹隐丛林里。
幽涧舞潜蛟,悬崖走狂兕。
古路行人稀,深坞逃屋圮。
牧子充熊肠,樵夫挂虎齿。
田畴遍蒿莱,场圃皆荆枳。
遗鏺纷纵横,暴骸惨填委。
为民父母心,伤哉痛欲死。
袒袖呼甲兵,奋髯持弓矢。
有马难操缰,舍车而乘樏。
攀条若贯鱼,穿岩如附蚁。
危度并陉师,险涉阴平垒。
死生眉睫间,云雾芒鞋底。
剑戟日光寒,金鼓雷声起。
攘臂恼冯妇,裂眦怒任鄙
箭洞卬卬胸,刃截猩猩趾。
徒手搏贙彪,赤脚蹴封豕。
豹狼喘馀息,犀象俛双耳。
股慄慑狻猊,角摧横□麂。
割鳞血染轮,解兽肉如市。
获多士气雄,害驱居民喜。
乌号飞入櫜,干将跃归鞞。
蓁披道路清,林焚丘壑紫。
山谷布牛羊,塍畦复耒耜。
夜眠枕席安,昼餐藜藿旨。
嗟哉萍阳民,乐事今方始。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武功山
梅仙事实 唐 · 杨智远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八
昔梅仙君。河南寿春府人
名福字子真
西汉成帝时受命洪州南昌县尉。居官清节。
志厌浮华。每以恤民为念。
未尝加鞭朴于民。时值王莽作乱。
僭窃神器。王凤专政浸盛。
灾异数见。偫下莫敢言。
福不忍天下生灵坐于涂炭。乃奋忠义之气。
上灾异书。以陈治乱。
书曰。臣闻箕子佯狂于商。
而为周陈洪范。叔孙通遁秦归汉。
制作仪品。夫叔孙先非不忠也。
箕子非疏其家也。而畔其亲也。
不可与言也。昔高祖纳善如不及。
从谏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
举功不考其素。陈平起于亡命。
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陈。
而建上将。故天下之士。
云合归汉。争进奇异。
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
勇士极其节。怯夫勉其死。
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
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如拾遗
高祖所以无敌于天下也。孝文皇帝起于代谷。
非有周召之师。伊吕之佐也。
循高祖之法。加以恭俭。
当此之时。天下几
繇是言之。循高祖之法则治。
不循则乱。何者。
秦为无道。削仲尼之迹。
周公之轨。坏井田。
除五等。礼废乐崩。
王道不通。故欲行王道者
莫能致其功也。武帝好忠谏。
说至言。出爵不待廉茂。
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
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庭自衒鬻者。
不可胜数。汉家得贤。
于此为盛。使武帝听用其计。
升平可致。于是积尸暴骨。
快心胡越。故淮南王安缘间而起。
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
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
方今布衣乃窥国家之隙。见间而起者。
蜀郡是也。及山阳亡徒苏令之偫。
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
索随和。而无逃匿之意。
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
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
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
士则轻。诗云。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
臣诚恐身涂野草。尸并卒伍。
故数上书求见。辄报罢。
臣闻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
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
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
陛下距臣者三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
秦武王好力。任鄙叩关自鬻。
缪公行伯。由余归德
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
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
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
赐以一束之帛。若此则天下之士。
发愤懑。吐忠言。
嘉谋日闻。于上。
天下条贯。国家表里。
烂然可睹矣。夫以四海之广。
士民之数。能言之类。
至众多也。然其俊杰指陈世政。
言成文章。质之先圣而不谬。
施之当世合时务。若此者亦无几人。
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砥石。
高祖所以厉世磨钝也。孔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网。
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
授楚以柄。故诚能勿失其柄。
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
武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
取当世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
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
亦已明矣。故高祖陈平之过。
而获其谋。晋文天王
齐桓用其雠。无益于时。
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一色成体谓之醇。黑白杂合谓之驳。
欲以承平之法。治暴秦之绪。
犹以乡饮酒之礼理事军市也。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
又加戮焉。夫䳒鹊遭害。
则仁鸟争逝。愚者蒙戮。
则知士深退。间者愚民上疏。
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
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
朝廷尤甚。偫臣皆顺承上旨。
莫有执正。何以明其然也。
取民之所上书。陛下之所善。
试下之廷尉廷尉必曰。
非所宜言。大不敬。
以此卜之一矣。故京兆尹王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孝元皇帝擢之。以厉直臣而矫曲朝。
及至陛下。戮及妻子。
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
而殃及家。折直士之节。
结谏臣之舌。偫臣皆知其非。
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
最国家之大患也。愿陛下循高祖之
杜亡秦之路。数御十月之歌。
留意无逸之戒。除不急之法。
下无讳之诏。博览兼听。
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
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
明四目也。且不急之法。
诽谤之微者也。往者不可及。
来者犹可追。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
外戚之权。日以益隆。
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
建始以来。日蚀地震。
以率言之。三倍春秋。
水灾亡与比数。阴盛阳微。
金铁为飞。此何景也。
汉兴以来。社稷三危。
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
亲亲之道。全之为右。
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
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
使之骄逆。至于夷灭。
此失亲亲之大者也。自霍光之贤。
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
书曰。无若火。
始庸庸。势陵于君。
权隆于主。然后防之。
亦无及已。又言国舅王曼事。
俱不纳。复上建三统书曰。
臣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
越职触罪。危言世患。
虽伏锧横分。臣之愿也。
守职不言。没齿身全。
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
虽有景公之位。伏枥千驷。
臣不贪也。故愿壹登文石之陛。
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
尽平生之愚虑。无益于时。
有遗于世。此臣寝所以不
食所以忘味也。愿陛下深省臣言。
臣闻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
善恶之报。各如其事。
昔者秦灭二周。夷六国。
隐士不显。逸民不举。
绝三统。灭天道。
是以身危子杀。厥孙不嗣。
所谓壅人以自塞者也。故武王克殷。
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
绍夏于。明著三统。
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
迁庙之主。流出于户。
所谓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汤不祀。
人无后。陛下继嗣久微。
殆为此也。春秋经曰。
宋杀其大夫。谷梁传言其不称名姓。
以其在祖位。尊之也。
此言孔子后。虽不正统。
封其子孙。以为后。
礼亦宜之。何者。
诸侯夺宗。圣庶夺嫡。
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
而况圣人又之后哉。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
而皇天动威。雷风著灾。
仲尼之庙。不出阙里。
孔氏子孙。不免编户。
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
今陛下诚能据仲尼素功。以封其子孙。
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
与天无极。何者。
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
未有法也。后圣必以为则。
不灭之名。可不勉哉。
亦不报。于是有归休之志。
于戏。所谓臣之于君。
再三谏而不从。则逃之。
此岂虚言哉。遂解衣挂冠东都门。
纳官弃妻子去九江。恐国舅摄之。
易姓名为吴市门卒。以保其身。
厥后求师慕道。访山采药。
多隐名山广谷之间。尝与张留侯子房执版唱无生曲。
以快其情也。访雁荡诸山。
会稽之南也。游南闽入支提山
修鍊数年未就。为□所触愤然曰。
灵丹九转。愈久愈精。
何厌成功之晚。遂入仙霞山。
武夷之东也。徬徨乎无人之境。
逍遥乎尘埃之外。猿啼古木。
虎啸幽岩。有曰瘦腰。
有草曰黄芽。灵苗异种。
杂然莫能尽识。遂依岩结庵。
坚心苦志。辟谷餐
慕学神仙。积有年矣。
每望闽粤间。有紫气颇异。
复往建城。立坛修鍊未几。
一日。山色溟濛。
烟霞满室。瑞气浮空。
紫云盖覆于山顶。天乐嘹喨。
有一神人语福曰。空洞仙君至。
须臾仙乐近。仙君临。
福拜而迎之。仙君曰。
念子学道志坚。吾故下临。
授汝外烧内鍊还返大丹之法。九老仙都济世之文。
汝可择名山。依法修鍊。
方得成仙。言竟而梅君谢焉。
彩云散空。天乐自鸣。
仙君乃隐隐而去。梅君精视天文数日。
下山行济世之法。无不灵验。
初至鸡笼山修鍊。被尸鬼相魔。
次至毛竹洞。夜梦神人曰。
此山非先生修鍊之所。遂入演仙山修鍊。
又为野火所烧。继往玉华山修鍊。
昔神人居焉。方欲修鍊。
而偫贼四起。次至乌石山修鍊。
樵妇触之。梅君叹曰。
道缘浅薄。障魔偫起。
遂再行济世之法。数年。
至剑江西岭修鍊。一日。
祥云瑞气覆于山巅。开户视之。
乃道师空洞君降。梅君拜而迎之。
告道师曰。弟子恭依师旨。
广行济世之法。游历名山修鍊。
多为魔苦。适至于此。
道师曰。汝之道缘在飞鸿山也。
再授汝八神却魔灵丹。乃召二童子。
控赤騣白马于山前。君可急乘马领童。
至飞鸿山精修。成功之日。
吾当举汝。使汝骨像同升也。
言讫。道师隐于云中。
梅君遂乘马领童。至飞鸿山。
卓庵修鍊千日。神游体外。
丹光烛天。而道成矣。
遂开炉出丹。一丸祭天。
天神收之。一丸祭地。
地神护之。一丸自服。
服讫。拜谢天地毕。
地神奏于三官。三官奏闻天阙。
西汉梅福成道于飞鸿山。梅君乃乘白马领童。
欲回九江。二童马前抚掌吟诗。
隐于山溪巨石之下。须臾红光射日。
紫雾漫空。甘露天花。
一时飞降。云中仙乐嘹喨。
童持节。玉女执幡。
力士控鸾。侍仙捧诏。
向梅君曰。天阙诏下。
令汝乘鸾上升。梅君拜谢天恩。
弃马乘鸾。升天而去。
白马坠于水中。自后飞鸿山号曰仙山是也。
山之西有坠马洲。三十里有遗鞭山。
山之下有登仙里。山之东溪有逃童石。
骖马渡山之侧有甘露源。山之后有天花岭。
石上有花迹。自后乡人号曰癞石岭是也
至今丹光隐伏犹存。山根有梅君道院
崇奉香火。自后浮屠占之为居址。
弃仙像。塑佛像。
改名观音院。将梅仙像移入开山堂奉。
郡之民相传只呼仙院。不从其额。
其院中有护法五圣公显灵。立庙院侧。
人只呼作梅君庙。梅君同其名。
乃仙圣迹也。自汉至今。
历二十二丙寅矣。自元始中至今贞元二年丙申
计一千二百五十九年不泯矣。时依建宁府梅仙堂传本。
彼有梅山鍊丹之所。故云尔。
谢知制诰1054年9月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四、《公是集》卷四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某启:蒙恩授前件职者。
望卑而宠厚,能薄而选优。
内视缺如,自量幸甚。
窃以三代之盛,溢于《诗》《书》;
两汉之隆,布在史册。
虽上德独茂,时文日新,亦有代言之臣,谋谟于内,秉笔之士,发挥于朝。
是以坟典粲然,若日星之华;
制度焕乎,有金玉之丽。
兹体甚大,惟贤之求。
而况皇图寖昌,妙虑臻极。
鼓天下者,悉独运于神化;
居廷中者,举绝望于清光。
将使少窥渊源,进赞名命,声教所被,八荒其同,训辞之传,万世无斁。
则宜得当代之杰,绝人之材,练达古今,发明贯变,矕秀龙虎,垂光虹蜺。
庶几相如视草之工,子产润色之美。
若时述职,可以无惭。
如某者,禀生颛蒙,执艺迂浅,径从诸儒之末,窃售一日之长。
譬犹射非前期,难以称善中;
铸者跃冶,或以为不祥。
然且玷甲乙之科,借交游之宠,通籍省户,飞缨蓬山,出入舆卫之间,编摩简牍之记。
虽复自强,已非其宜。
岂可参法从之严,直右垣之秘?
此盖某官,乐兴善类,出于至诚,欲斲雕轮囷,以成大辂之用;
驱策偃蹇,而效秋驾之奇。
故俾懦姿,遂肩荣选。
夫力不能进,则虽任鄙有绝膑之忧;
精非所堪,则虽颜生有皓发之变。
然而僶俛奏技,徘徊就官,盖上答天施之隆,次酬己知之厚。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